桂东扶村朱氏六修族谱序

  族谱古称家乘,又叫谱牒,为传世家宝,一可追宗,二可睦族。
  思源不忘其本,追宗昭穆世系。读乘之记载,吾族系出曹姓,周武王封曹侠于邾。其后子孙邂难玄邑,为朱氏沛国其郡。血统亲情浓于水。桂东朱氏远宗砀山(今安微),近宗卢阳(今汝城)。世系始自买臣公而下。世录则以五经公为宗。传玉田公,由广州北归遂卜居得靖卢阳。士洵公之后以京公为始迁祖。京祖喜其桂东风俗淳朴,预卜钟灵毓秀之美,而立业桂东,为基祖,妣高大君。前克远绍买臣之根源,继能丕承玉田之繁衍。果产二子,长子英德,次子景俊。从始永开桂东德、俊之基绪。
  德祖立业波萝坑(今城关镇光明村)。生子孟曰法通、仲曰法达(往永州)。法通传至盛佑、佛佑。二子分为二大房。俊祖立业扶村(今寨前乡新桥村)。生子文亮,亮生四子:传芳、海芳、兰芳、汝芳,分为四大房。德祖、俊祖两支派为五经公后裔,子孙繁衍,椒瓞瓜绵,生生不息。自始迁祖京公迄今,以近祖分房支系,则日星灿然,逐枝叶分,散居各地。其中大部分宗亲,分居在本县寨前、大塘、城关、沙田、新坊、三洞、黄洞等乡镇。还有迁往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广东、陕西等省和湖南汝城、炎陵的宗亲,此次修谱,未能联系上,憾事由衷。
  纵观历史,我朱氏为中华民族之古老大姓。历代都有匡国济世之重臣。名人辈出,史不绝书。在24史中单独列传者418人,被收入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先秦至明代人物1240人。朱姓称帝称王者25人。其中最显赫的人物朱元璋系濠州钟离(今安微凤阳东)人。出生贫农,起义抗元,推翻元朝。后逐步统一全国。近现代著名革命家、军事家朱德,是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,新中国开国元勋之一。当今也有治国之英才、科技之明星,为朱姓增添了绚丽的光彩。
  我朱氏族谱之作,肇自宋宣和五年二举及弟进士士洵公之手揖。至今已882年。桂东朱氏之谱计自编迄今逾207年。五修之后,56年未修。许多前辈,谱中无名。且族谱尚存民间不多。如再不续修,日后难以继承。常言:家乘是史与乘者,乃为一国一家决不可少也。修宗族、厚风俗,使人寻根溯祖不忘祖先。故敬宗莫于收族,收族莫于辑谱。公元2003年以来,本族宗亲,往来串连, 希望修谱。从始修谱呼声日益高涨。加之面临国泰民安,科技发达,修谱时机成熟。公元2004年初,在桂东县城机关单位工作和离退休在家的宗亲,以及迁居城区居住的我朱氏同宗:盛怀、盛富、盛伦、盛元、盛堂、柏松、盛安、伯阳、定森、东升、桂雄、明星、运平、永安等14名宗亲,开始筹集,讨论修谱事宜。组成“桂东扶村朱氏族谱第六次续修理事会”,以永安为理事长,盛怀为名誉理事长,盛安为秘书长,启动了我桂东扶村朱氏族谱第六次续修工作。
  然而,修谱工作之艰辛,难度之大,是始未料及的。一是人口居住分散;二是56年人口变化之大;三是修谱经费拮据;四是观念革新(如:男女均修、赘配婚姻)。真可谓浩繁艰巨。但是,理事会同仁和广大同宗,为追宗睦族,弘扬祖先开拓进取之精神,以教育后人、继往开来为宗旨,克服种种困难,坚定了修谱意愿,积极投身续修工作。联络活动组,长途跋涉、反复蹬门、填表册、记人丁,尽力不失宗支。编写组为获得高质量的谱牒,含辛茹苦、精心编纂。摄影、财会、后勤等编排人员夜以继日,精诚毅力,修谱者功不可没。
  原谱保持原貌原意,新谱增编人丁图文。本届修谱悦意改革,拓展创新,顺应时代潮流,男女均修,未婚女丁同男丁一样列名入谱。谱牒集贤孝者之才,人丁图文并茂。为适应社会、科技的发展,同时编制文本版和光盘版,流芳后裔。
  2006年清明欣然告竣。是为序。

             桂东扶村朱氏族谱第六次续修理事会、编写组
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0六年 清明

1
1

桂东扶村朱氏六修族谱序

1
1